您所在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新闻动态

西方经济学教研室召开关于如何摆正数学在经济学教学中地位的研讨会
时间:2015-04-16来源: 作者:点击数:

现代经济学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数学方法作为定义与分析工具越来越多地应用于经济学的各个领域。但也不可否认,近年来经济学与数学关系的发展却出现了歪曲,经济学呈现了一种过度数学化的倾向。一方面理论研究中出来越来越多艰涩难懂的数学公式、符号和推导,另一方面“经济学教师可以不用观察和发现真实世界发生的任何事情,仅凭在黑板上画满图表就可以讲完一堂课。”因此,要跳出经济学发展的这种“怪圈”,提高经济学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就要明确和摆正数学在经济学教学中的作用和地位。本教研室于2015414日(星期二)13:30,在学院资料室,围绕如何摆正数学在经济学教学中地位展开教研活动。本次活动由教研室主任郑恒老师主持,共7位教师参加了本次活动。

教研室全体成员围绕以下三个问题进行研讨:(1)经济学和数学的学科差异;(2)经济学研究中理论与数学的相对关系;(3)、把握经济学教学中数学工具的尺度”。唐勇老师认为,经济学研究要想获得一定的结论,往往要三个步骤,提出理论假设,模型检验和经济政策建议。这里需要用到数学工具的,就是中间的建模阶段。可见,经济研究过程中,数学不是全部,仅仅是一个工具。姜励卿老师则阐述了数学在经济学中作用,提出数学使得经济学表述更加精确和简练,数学分析的严谨逻辑可以通过阐明一个经济结论成立的边界和适应范围来避免该理论的滥用。魏聪老师关于姜老师的观点进行了补充,认为利用数学可以得到一些不那么直观的结果。比如,供给和需求不相等,竞争市场就会由看不见的手,通过市场价格的调整,达到市场均衡。但这个结论在现实中不总是成立。SCARF(1960)针对特定均衡模型的求数值解的运算法则就给出了具体的反例。郑恒老师也提出,在我们经济学教学的初级阶段,教学目的自足于学生经济学直觉的构建,了解一些基本的经济学概念和基础,此时贸然使用大量的数学工具,反而会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疏于经济学思量的体会而陷入数学推导的迷思。但在经济学的中高级阶段,要让学生知其所以然,就需要数学的帮助,使用数学才能阐述的得更加清楚。其他教研室老师如魏聪,文雁兵等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相互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最后李井奎老师做了总结发言。

本次教研活动,进一步加强了老师们关于数学在经济学教学中地位的深切认识,对于切实提高经济学课堂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Baidu
sogou